9月23日,合肥工业大学工程素质教育中心主任田杰一行赴江汉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展调研交流,聚焦“人工智能+”背景下工程训练模式的创新与未来发展。双方围绕实践平台建设、课程体系重构、师资结构优化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探高质量育人新路径。
在实地参观环节,调研组重点考察了智能制造实训室、机械加工区与电子电工实训区。其中,智能制造单元展现出工业机器人、柔性生产线等先进设备的集成应用,体现了中心在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型中的初步成果。双方就平台建设规划、设备运行维护、教学组织方式等细节进行了现场交流。
座谈环节由江汉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漆为民主持。他系统回顾了中心发展历程、教学体系与特色项目,重点分享“产教融合、竞赛赋能、创新能力培养”三大特色成果,并展望下一步将精简传统实训单元,增设“人工智能+非遗”“智能机器人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等新模块,持续深化AI与工程实践融合。
田杰主任对此表示高度认同,结合合肥工业大学经验指出,工程训练须紧跟技术迭代,推动课程由“技能训练”升级为“系统能力培养”,并建议以“项目难度+教学效果”为核心构建绩效激励机制,激发“双师型”队伍创新活力。
此次交流为两校在工程训练领域的互学互鉴搭建了良好平台。双方一致认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要求,工程训练必须加快平台智能化、课程前沿化、师资专业化的转型步伐,携手为“人工智能+”时代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路蓄能。
供稿人: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