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于大连理工大学圆满落幕的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江汉大学学子再创辉煌!学校选派的5支队伍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卓越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思维,在强手如林的国赛舞台上奋力拼搏,最终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参赛队伍合影
由工程训练中心王彬、曹刚指导的“智能救援”赛项获得特等奖,工程训练中心杨育熙、智能制造学院轩亮指导的“智能救援”赛项获得一等奖,工程训练中心张会利、周世乾指导的“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赛项获得一等奖,商学院张晓翊、叶姗指导的“企业运营仿真”赛项获得一等奖,工程训练中心朱雪明、人工智能学院兰慧指导的“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赛项获得二等奖。
赛项 | 队长 | 参赛队员 | 指导老师 |
智能救援 | 李嘉欣 | 王长圣 姜晓 桂江平 | 王彬 曹刚 |
智能救援 | 熊陈梁 | 王燕 谭涛 何涛 | 杨育熙 轩亮 |
生活垃圾 智能分类 | 乔靖婷 | 张承瑞 段天航 王丽娟 | 张会利 周世乾 |
生活垃圾 智能分类 | 胡乃才 | 郑浩昌 许仁睿 | 朱雪明 兰慧 |
企业运营仿真 | 张月妍 | 王鑫劼 范昕禾 | 张晓翊 叶姗 |
获奖队伍信息表
智能救援参赛队
虚拟仿真参赛队
现场决赛与社区实践
学校长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实践教育融合。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工程训练中心作为校赛的核心承办部门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与支撑保障作用,持续投入资源建设赛事平台,为赛事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本届工创赛聚焦“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主题,共设立新能源车、“智能+”、虚拟仿真三大赛道,采用校级初赛、省级选拔赛、全国决赛三级赛制。在前期校赛、省赛选拔的基础上,共有来自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435所高校、1291支代表队、5000余名师生入围全国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三个赛道、七个赛项的特等奖227项、一等奖340项、二等奖568项。比赛期间,首次面向所有参赛学生开展现场就业对接活动,实质性助力参赛学生就业创业,对全国各类大学生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产、以赛促就业的多维产教融合模式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重点支持的顶级赛事,是检验高校工程训练教学改革成效与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由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09年首次开赛以来已成功举办9届。江汉大学始终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素养置于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地位。
供稿人:曹刚